房网小静 发表于 2020-6-4 09:49

烟台毓璜顶医院援藏医生徐安利:为大爱舍小爱,守护另一个家

“再落一次落不下我们就返航了,不然燃料不够用了!”在尝试降落日喀则机场两次失败后,机长做出最后决定。大风是继高原强日照、低氧气之外的第三座守护神,还没踏上西藏的土地,载着援藏工作者的飞机就被它猛烈的大风狠狠地来了一记下马威。


烟台论坛客户端6月4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再落一次落不下我们就返航了,不然燃料不够用了!”在尝试降落日喀则机场两次失败后,机长做出最后决定。
大风是继高原强日照、低氧气之外的第三座守护神,还没踏上西藏的土地,载着援藏工作者的飞机就被它猛烈的大风狠狠地来了一记下马威。

“没事,今天不行就明天飞,我们一定要到聂拉木。”妇科医生徐安利显得不慌不忙,好像这次意外事件相比他们的援藏任务简单太多。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援藏医疗队中的一员,他和队长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振宇,队员超声科主治医师张庆东的任务是帮助聂拉木县人民医院提升专科业务水平,协助他们在恶劣的环境和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完成二级医院的评级工作。他们将成为这里的守护者,这里也将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家。


烟台毓璜顶医院援藏医疗队张庆东(左)张振宇(中)徐安利(右)
“地狱之路”聂拉木,攻坚克难来下乡

聂拉木县是本次援藏工作的目的地。25年前,按照党中央关于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便正式成为烟台市对口支援县。聂拉木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藏语意为“大象颈脖”,人们通常翻译为“地狱之路”。虽然艰险重重,但徐医生一行人偏偏要当一次“闯关人”。

尽管徐医生经过专业选拔和培训,初到聂拉木时还是不太适应。首先就是高原反应和失眠。“来了以后高原反应严重,前一个月主要是失眠,到第二天8点都睡不着,9点就该上班了,就是整整一夜没睡。”面对高原反应,尽管走快几步都喘的厉害,他还是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来是救人的,哪有医生自己先病了的道理?要是适应不了高原环境被送回去那就太丢人了。我们三人都互相鼓劲,坚决克服苦难,保证完成任务!”
他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该吃安眠药吃安眠药,该吸氧吸氧……我们这边备着氧气,晚上鼻子塞上氧气、再吃上片安眠药,这样一晚上就过了呗。” 由于宿舍没有自来水,为了日常所需,徐安利和队友们还要常常要坐上三轮车往宿舍拉水,徐安利住在五楼,每次都是自己把水抬上去……这些仅仅只是困难之一。
在当地,下乡查体是援藏医疗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乡时候是比较紧张的,早出晚归,中间有两三小时车程。在查体的过程中不能停下休息,因为农牧民来一趟不容易,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待。”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徐安利一直都是等到所有人查体完成再休息或者吃饭。



援藏医疗队下乡查体

尽管很累,徐安利仍然对下乡时的见闻津津乐道:“我最大的感受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群善良的人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藏族同胞看得出我们是来援藏的汉族大夫,都是很客气地微笑着,然后和我们打招呼。”每次下乡,当地人都会给援藏队员们送东西,但也都被几位援藏队员一一谢绝。有一次结束任务走的时候才发现后备箱被塞了个风干羊腿,却又不知道是哪个善良的藏族同胞给的。这一个个细节都让徐安利格外感动。

“评级工作一步步来”

聂拉木毗邻尼泊尔,在15年尼泊尔8.1级大地震时,聂拉木县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都被破坏了。徐医生介绍说,现在聂拉木的街道上仍然可以看到五年前震后的断壁残垣,缺少人员、大型设备等等,一切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推进。

聂拉木县人民医院的基础设施也未完善。徐医生介绍说,地震之后医院一直是租借了一个院子作为应急医院,来到之后他们把应急医院的X光机搬到新医院继续使用。由于新医院的手术室还有一到两个月才能正式启用,所以现在手术都是在烟台捐助的一台手术车里进行。

高原缺水,诊室的洗手处是用一个大塑料桶暂时替代的。对此,徐安利解释说,现在的医院也没有稳定的自来水供应,每次上班之前,都需要去科里拿几个空桶在供自来水的地方打几桶水倒在大塑料桶里,他们就用来洗手。而且医院内没有厕所,如厕要到医院外面一个寺庙旁的公厕。

徐安利说:“目前我们向上级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从院感的角度出发,这是不合格的。作为规划中的一部分,相信医院很快就有自来水和厕所,逐渐完善起一个医疗系统。”

当谈到评级任务的工作进展,徐医生明显严肃了许多。“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结合实际制定了计划和方案。在这里困难肯定很多,但是单位领导很重视我们的意见,无论是人才还是硬件设施,我们提出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医院医务处处长王云强也亲临聂拉木与当地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协商督导二级医院评审相关事宜”。 他开心地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医院捐赠的腹腔镜手术系统一个月左右就到了,我一定会把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把腹腔镜技术开展起来,为当地医院带来微创手术,为藏族同胞提供更好的治疗。”

一手培训一手救人,援藏不忘学习

坐班、做手术是一名医生的日常工作,徐安利也是这样。在内地,各医院专业化水平高、工作细分十分严谨。但在聂拉木,一名妇产科医生几乎需要负责起妇产科的全部事务,这对专精妇科肿瘤的徐安利来说是个挑战。

在未到达聂拉木之前,徐安利在医院产科培训了一个周来保证业务质量过关,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到达聂拉木县以后,除了日常工作、手术,下乡查体外,徐安利还要担负起培养当地医生的工作。据了解,聂拉木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主任是位年轻的90后,其他医生也均为藏族同胞,在医学知识和技术方面相对欠缺,84年出生的徐安利就要做好指导工作,每周抽时间开展培训,把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交到他们手中,也交到他们的心里。



徐安利给当地医生培训妇产科知识
在西藏,徐医生的生活是单调的,没有娱乐活动,下班以后就是在宿舍里看自己的专业书,有时候要线上学习扩充知识。对此,徐医生又笑着说:“即使援藏也不能落下学习呀。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能让专业知识和技术生疏了,回去之后要是退步了可不行。”

尽管下班时间是晚上7点左右,但当医院遇到急诊情况时,援藏队员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5月13日夜11点34分,徐安利接到队友张庆东的呼召,紧急前往急诊室。当天,一位琐作乡的藏族妇女停经50天,突发腹痛,超声提示盆腹腔积血。两人通过视频会诊后判断,该妇女为宫外孕破裂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必须紧急手术。
依照惯例,此类患者只能转送到日喀则地区唯一有血源保障的市人民医院。可是从藏族妇女所在的琐作乡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车程,而病人持续内出血,已经不允许再长途转院。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医院和援藏队员的综合分析研判,决定将患者就近转至聂拉木县人民医院急诊手术。

整个过程中,徐安利通过电话指导陪同患者转诊的米玛医生,在转运途中建立静脉通路给患者补液,同时指挥院内医护人员准备手术相关药品用物,妇科、麻醉科、药房、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全部到岗进行术前准备。5月14日凌晨1点50分,患者进入聂拉木县人民医院,此时医院妇科的医生不是下乡未返就是在负责接生,徐安利又找来队友、外科大夫李雪峰紧急前来给自己当助手。经过1小时紧张手术,患者成功止血,保住了性命。


徐安利医生(左)在手术
大后方全力配合,为大爱暂舍小家

谈到志愿援藏的初衷,徐安利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为国家的援藏事业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光荣。我们医院的院长,以及我的导师、同时也是妇产科主任,都是第一批、第二批援藏人,我也不能落下。”

说起在当地的心理压力,他谈到,虽然有高原反应、有工作压力,但从没想过放弃。“来自烟台的援藏干部都十分照顾,让我们感觉西藏有另一个家;医院的领导也很关注我们的生活,医院同事每天都有发来问候的话语,都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有大后方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能够放心地开展工作。”徐安利感动地说。
在下乡查体的时候,徐安利看到了很多当地的藏族孩子,他尤其喜欢孩子们,也心疼他们生活条件艰苦,所以每次下乡的时候他总会去超市买小零食带给他们。其实,徐安利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最需要人照看的时候自己却远在西部。


徐安利与藏族儿童在一起
尽管徐医生表面上乐乐呵呵、豪爽不拘束,其实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每次和家里通视频,他都会把床头边的、插在鼻子上的氧气拿走,为的是不让家里人担心。说起烟台的家人,他更多地是表达亏欠。但不完成援藏任务,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回去。只能暂时把小爱藏于心底,默默等待来日的相见。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一次他正是要追随前辈的脚步,跟随自己的情怀,在西藏留下自己的足迹、洒下爱的种子。今天,援藏任务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我们不知道徐安利医生开了多少次会,加了多少天班,为多少藏族同胞带去温暖,有多少次想家……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徐医生还会一直在岗位上奉献他的爱和责任,待到任务结束,再向家乡、家人道出他的思念和深情。


房网小静 发表于 2020-6-5 08:54

so_666666 发表于 2020-10-30 10:28


a德恩特热水器 发表于 2024-4-21 19: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台毓璜顶医院援藏医生徐安利:为大爱舍小爱,守护另一个家